日月穴可治肝胆疾病

发布时间:2025-04-01

日月穴可治肝胆疾病

太阳之谓日,属阳之象;月亮之称月,属阴之征。日月二穴,乃天部阴阳寒热之界限,故得此名。日月穴,不仅是胆之募穴,亦是足太阴、足少阳之会穴。中医认为,刺激此穴能疏肝健脾、利胆和胃、降逆止呕,是胆腑与肠胃保健之要穴。

在临床实践中,日月穴常被用于治疗黄疸、膈肌痉挛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急慢性肝炎、胆囊炎、肋间神经痛、胸肋痛、胃痛、呕吐等多种病症。

日月穴藏于人体上腹,位于乳头正下方,第七肋间隙前方,中线旁四寸之处。按摩此穴,以掌心大鱼际轻揉3-5分钟,持之以恒,有助于缓解胸胁疼痛。艾灸日月穴,每日一次,每次5-10分钟,可有效治疗黄疸及胸肋痛。

可借助拔罐法激活日月穴,以气罐吸附日月穴,持续10-15分钟后取罐,每日一次,此法对胃痛等胃肠疾病有显著疗效。此外,刮痧法亦能有效刺激日月穴,采用角刮法,以痧痕显现为度,每日一次,适用于治疗呕吐、胆囊炎等症状。

日月穴与丘墟、阳陵泉、支沟三穴相配,具有疏肝理气、缓解疼痛之效,常用于治疗肋痛。而日月穴与大椎、至阳、肝俞、阴陵泉四穴同用,则能清热利湿,是治疗黄疸的良方。

上一篇:上脘穴的位置及功效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