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关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4-12
发布时间:2025-04-12
下关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下关穴,坐落于面颊耳畔,恰在颧骨弓与下颌骨切迹交汇处所形成的自然凹陷之中。
2、穴位解剖
在颧弓下方,皮下分布着腮腺,此处正是咬肌的起始点;面横动、静脉穿梭其间,深层则可见上颌动、静脉;而面神经颧眶支与耳颞神经分支亦在此交汇,最深层次则是下颌神经的所在。
3、穴名释义
此穴位于“上关”之下,正对颧弓下沿,紧邻下颌骨髁状突前方,是调节口唇启闭的要害之地,故得名为“下关”。
4、功效
消散肿胀,缓解疼痛,安定心神,畅通经络,提升听觉,疏通脉络。
5、主治
耳聋、耳鸣困扰,牙痛难耐,面瘫、口眼歪斜,三叉神经痛折磨,下颌不适,牙关紧闭之苦,面痛侵袭,种种不适汇聚一身。
6、穴位配伍
选取太阳、风池、翳风、四白、地仓、合谷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刺法,以疏风通络,有效治疗风痰阻络所致之口眼歪斜症状。
② 疗胃火齿痛,选配翳风、合谷、颊车、地仓、内庭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止痛。
③ 耳门穴配以翳风、中渚、侠溪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热降火,聪耳利窍,有效治疗少阳胆火上炎所致的耳鸣、耳聋等症状。
④ 配以风池、大椎、翳风、听宫、外关、足临泣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热解毒,有效治疗热毒所致聤耳之症。
⑤ 配以风池、四白、迎香、颊车、合谷、内庭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泄阳明胃火,疏通经络以缓解疼痛,有效治疗胃火引起的面痛症状。
7、疗法
治疗法则:遇寒宜温补并施以艾灸,若热症则需泻针以泄邪气。
按摩疗法:每日以食指、中指指腹轻柔按摩下关穴3至5分钟,有效缓解口眼歪斜症状(单指按压下关穴,每次1至3分钟)。
上一篇:什么是少阳病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