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冲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4-18

中冲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中冲穴,藏匿于人体手中指末节尖端之中心。另有一种说法,其位于中指桡侧,紧邻指甲角旁,约莫0.1寸之位。

2、解剖

指掌区域存在由动、静脉构成的丰富动静脉网络,同时分布着负责指掌侧感觉的正中神经及其固有神经分支。

3、穴名释义

“中”,相对而言,指中冲穴内之物质源自体内心包经。“冲”,形容其冲射之势。此穴名寓意着体内心包经中炽热之气由此涌出体外。该穴所聚之物质,为心包经内的高温之气,在由体内向外涌至体表的过程中,呈现出冲射之态,故称“中冲穴”。

4、功效

清心开窍,宁心安神。

5、主治

中风昏厥、暑热中邪、晕眩失神、心悸疼痛、舌肿痛楚、小儿惊痫、夜不安宁、掌心发热。

6、穴位配伍

① 配以水沟、劳宫、太冲、丰隆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开窍醒神、清心豁痰,有效治疗风痰阻窍所致的中风昏迷及舌强不语症状。

② 针刺大椎、水沟、曲泽、曲池、委中穴位,采用泻法,委中穴点刺至出血,以泄热开窍、苏醒神志,专治中暑所致昏迷。

③ 针刺大椎、曲池、合谷、阳陵泉、太冲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泄热平息风邪,专治风热所致小儿惊风。

④ 配以印堂、内关、神门穴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心泄热、宁心安神,有效治疗心经郁热引起的心痛、癫证及小儿夜啼等症状。

⑤ 金津玉液、合谷内庭同施,采用针刺泻法,金津、玉液点刺以促出血,旨在清泄胃火,有效缓解胃热所致舌下肿痛症状。

7、疗法

治疗准则:遇寒症宜采用点刺放血法(血色应呈黑或稀薄),若属热症则施行泻针排气术(不宜出血)。

② 针灸施术,宜浅刺至0.1寸深度,亦可用三棱针进行点刺,促使局部出血。

上一篇:鱼际穴的位置及功效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