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迎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4-11-25
发布时间:2024-11-25
大迎穴的位置及功效
13、大迎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面部特定区域,紧邻下颌角前方,位于咬肌附着部的前沿,此处正是面动脉搏动的明显位置。
2、穴位解剖
在咬肌附着部的前沿地带,分布着面部动脉与静脉;此处还交织着面神经与颊神经。
3、穴名解说
大迎穴,古称经穴,源自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亦名髓孔穴,隶属于足阳明胃经。此穴位之要义,在于胃经气血精华由此上升,滋养头部。
广大而尊贵,迎纳之谓。所谓大迎,意指胃经气血精华,多由本穴输送至头部。地仓分拨,一支循头面至胸腹,一支直上头部。头部乃君主之域,故输送之精华量巨质纯,气势磅礴,故称大迎。
(2)髓孔
脑之髓海,即头之脑,亦称髓。孔,孔隙也。髓孔之称,意指此穴物质上达脑部。此穴乃胃经气血上输头脑之要道,胃经多气多血,清浊相混,然脑部仅能藏精微,不容浊气。故需对胃经上输之气血进行精炼,髓孔之名,即是对胃经气血上输的限制,孔隙通道,便是其关卡所在。
4、功效
祛风通络,消肿止痛。
5、主治
牙痛难忍,颊部肿胀,牙关紧锁,口角歪斜,面部浮肿,疼痛难当,唇部抽搐不已。
6、穴位配伍
(1)选取太阳、翳风、地仓、四白、合谷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,以祛风通络,有效治疗风邪侵袭所致之口眼歪斜症状。
(2)选取配地仓、颊车、下关、承浆、合谷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息风止痉,有效治疗风邪侵袭所致的牙关紧闭及唇部抽搐症状。
(3)选取颊车、翳风、内庭、商阳等穴位,运用针刺泻法,以疏风散热、通络止痛,有效治疗风热引起的面肿痛、颊部肿胀等症状。
(4)针对曲池、臂部、支沟、肘尖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疏风清热,有效治疗风热瘰疬之症。
(5)选取下关、耳门、合谷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,疏通经络,滋养筋脉,有效治疗因经筋松弛导致的牙关脱位。
7、疗法
(1)治疗准则:针对寒性体质,宜采用滋补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;对于热性体质,则应采取泻法以平衡之。(2)针灸操作:需避开动脉,采用斜刺或平刺,深度在0.3-0.5寸之间,或沿皮刺入0.5-1寸,确保不触及血管。(3)艾灸实施:使用艾条进行灸疗,每次持续3-5分钟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