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里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
通里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通里穴,藏匿于前臂掌侧,恰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缘,横亘腕横纹之上,约一寸之距。

2、穴位解剖

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的间隙中,深层分布着指伸屈肌,此处有尺动脉穿行。该区域还覆盖着前臂内侧皮神经,而尺侧则由尺神经支配。

3、穴名释义

通,即通道之意;里,指内部之谓。此穴名寓意心经地部经水,循本穴地部通道,自天部流入地部。穴中物质,源自灵道穴所传地部经水,因本穴地部孔隙与地之地部相通,经水便由此穴天部流入地部,故得此名。

4、功效

清心宁神,平息风邪,开启声音,祛除风邪,疏通经络。

5、主治

心绪纷扰,悸动不安,神志恍惚,言语失音,腕臂内侧剧痛,肘前臂痛楚,头部剧痛,目眩头晕,面颊潮红,体温升高,夜尿频多,经血过量,狂躁不安等症状。

6、穴位配伍

选取少府、腕骨、内庭、金津、玉液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对金津、玉液点刺出血,以清心泻火,治疗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疮、木舌、重舌,以及心烦口渴、小便短赤,甚至尿血等症状。

② 选取心俞、厥阴俞、人迎、内关等穴位,采用针刺补法,或运用温针技术,以温补心阳、安定心神、缓解心悸、心痛症状。

③ 针刺神门、内关、三阴交、复溜等穴位,采用补法针刺,旨在滋阴降火、清心除烦,有效缓解阴虚火旺所致的心烦失眠、口干咽燥等症状。

④ 针刺心俞、巨阙、间使、神门等穴位,采用补法,旨在滋养心气、安定神志,缓解心气虚弱引发的惊恐症状。

⑤ 针刺廉泉、劳宫、丰隆、太冲等穴位,采用泻法以息风化痰,宣通舌络,专治风阳内动、上扰清空之症的中风言语謇涩。

7、疗法

治疗法则:寒邪侵袭,宜疏通以驱寒;热邪内扰,当泄热以平调。

② 针刺技巧:选取通里穴位,实施直刺或斜刺,深度约0.3至0.5寸,患者局部将出现酸胀感,针感可延伸至无名指或小指,亦或沿心经路径上升,抵达前臂及肘窝,部分患者甚至可感针感至胸部。

③ 艾灸实施:针对通里穴位,采用艾条进行灸疗,持续10至15分钟;对于通里穴位,则使用艾炷灸法,每次3至5壮。

④ 按摩技巧:以拇指尖端与余四指相扣,对准患者双侧通里穴进行捏拿,每侧36次为一回,通常进行3至5回,便能舒缓心神,达到宁静之效。

上一篇:蓖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