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池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2-20

曲池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曲池穴坐落于肘部横纹外侧端部,屈肘时,位于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正中点。具体而言,它位于手肘关节弯曲形成的凹陷区域。

2、穴名释义

“曲”,寓意隐匿,不易察觉。“池”,指水之围合、汇聚之地。曲池之名,意指此穴气血,源自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。此穴物质,源自手三里穴所降之雨气化生,位于地之上层,性质湿浊而沉重,宛如雾露,隐秘如水,故称“曲池穴”。

3、穴位解剖

桡侧腕长伸肌的起始点位于肱桡肌的挠侧部位,此处分布有桡返动脉的分支。同时,前臂背侧皮肤神经覆盖其上,而内侧深层则是由桡神经主干所贯穿。

4、功效

清泄阳明之热,疏解风邪,散热解毒,化瘀散结,疏通经络气血。

5、主治

阳明经热盛,阳明火旺,引发胃肠湿热所致发热汗出,口渴喜饮,心烦神昏,甚至谵语不清,齿痛龈肿,中暑,呕吐,便秘,腹泻,痢疾等症;风热侵袭,发热咳嗽,气喘,咽喉肿痛,齿痛,目赤肿痛,风疹,荨麻疹等症;热毒内蕴,导致瘾疹,丹毒,疔疮等病;痰凝气滞,形成瘰疬;经脉痹阻,肩重痛不举,上肢不遂,手臂拘挛等症。

6、穴位配伍

① 针刺大椎、合谷、内庭、商丘、通里、冲阳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清泄阳明经之热,有效治疗热邪内侵气分、阳明经热盛所致的高热、大汗、口渴、心烦,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状。

② 内庭、中脘、合谷、足三里四穴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胃泻火之法,针对胃火亢盛所致口臭、口渴喜冷饮、恶心呕吐、便秘、身热面赤、颈部肿胀、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、鼻衄等症状进行有效治疗。

③ 针刺大椎、合谷、内关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清热解暑、化湿和中,有效缓解中暑轻症所致的头晕、头痛、身热、胸闷、恶心、口渴、烦躁等症状。

④ 配以天枢、上巨虚、梁门、大肠俞、阴陵泉等穴位,运用针刺泻法以化湿清热,专治大肠湿热所致的腹痛、腹泻、痢疾等症状。

⑤ 配伍肺俞、尺泽、合谷、太渊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解表宣肺、化痰止咳,有效治疗风寒犯肺、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及咳嗽症状。

7、疗法

① 刮痧之术,以面刮法自上而下轻刮曲池穴,持续3至5分钟,能有效舒缓便秘、头痛、发热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

② 艾灸疗法实施简便,每日一次,以艾条轻柔灸疗5至20分钟,有效缓解肘部疼痛及上肢痹痛等症状。

③ 按摩技巧:以拇指轻弹曲池穴位,有效缓解肩臂肘部不适,每日晨昏,以拇指指腹垂直按揉曲池穴,每次持续1至3分钟。

上一篇:莲子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?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