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信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2-20

交信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小腿内侧特定位置,正对太溪穴上方两寸处,复溜穴前方半寸,紧邻胫骨内侧缘的后侧。

2、穴位解剖

在趾长屈肌层内,深层分布着胫后动脉与静脉,周围环绕着小腿内侧皮神经,其后方则是胫神经的主干。

3、穴名解说

交信穴,针灸术语,源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隶属于足少阴肾经,亦称阴蹻之郄穴。别名为阴蹻。其穴义阐述肾经经气在此交汇于三阴交穴。

交流与交换,意指信息之传递。所谓交信,即肾经经气汇聚于三队交穴。此穴所聚,乃复溜穴所传之水湿之气,因吸热而扬散,质轻而上升,故从本穴外溢,至脾经气血所居之天部,故得名为交信。

(2)内筋

内部,相对而言,系指本穴与三阴交穴相交汇的气血,源自肾经内部的能量。筋,即肝风之象。内筋之称,寓意本穴之气血以风气之态,由内而外传递。其理与交信穴的命名相契合。(3)阴跷脉郄穴,

郄,即孔隙之意。此穴不仅是肾经之要穴,亦为阴跷脉之关键所在。然而,此穴所聚之气血性质偏凉湿,外传至脾经时,已吸收热量,气血量较少,宛如从孔隙中缓缓流出,故称之为阴跷脉的郄穴。

4、功效

益肾调经,调理二便。

5、主治

月经失调、痛经困扰、带下增多、闭经、崩漏、阴部瘙痒、阴挺等妇科病症;腹痛、腹泻、泄泻、赤白痢疾、便秘;小便不畅、水肿缠身;睾丸肿痛、疝气作痛;膝、股、腘内侧疼痛不适。

6、穴位配伍

交信穴与太冲、血海、地机同用,专治崩漏之症;合阴陵泉穴,可疗五淋之苦;配中都穴,疝气得解;配中极穴,癃闭可愈;与关元、三阴交共施,调经止带,妇科月经不调之疾可除;关元穴同用,阴挺之患亦能得治。百会、关元相配,升阳益气,固脱止崩;水道、地机合用,健脾理胞,调经止带,主治月经不调及赤白带下。

7、疗法

① 治疗准则:针对寒性病症,宜先泄后补,或采用艾灸补益;对于热性病症,则宜采用泄法。② 针刺技巧:以交信穴为点,实施直刺,深度控制在0.5至1寸之间。③ 艾灸操作:于交信穴处,使用艾条灸疗5至10分钟,或采用艾炷灸,每次3至5壮。

上一篇:凉粉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