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对面肌痉挛的见解
发布时间:2025-01-28
发布时间:2025-01-28
中医对面肌痉挛的见解
中医辩证理论视面肌痉挛为“内风”,其成因与“中风”相近却迥异。诸多中医流派认为,各种风疾眩晕皆与肝有关。观察其症状,面肌痉挛多因气血亏损、筋脉失养,呈现本虚标实、上盛下虚之象。治疗上,常选用神农解痉方剂,旨在解痉息风、滋补肝肾、调和阴阳。
面肌痉挛,俗称面搐,主要症状为一侧眼睑的频繁跳动,即频繁眨眼。随着病情加剧,不仅眼睑抽动,半边脸部、口角、眼睛乃至肩膀也可能出现抽搐。病情严重时,患者眼睑可能持续抽搐达24小时,几乎无法睁开,如同失明,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痛苦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面肌痉挛的中医分型:
1、肝气抑郁型
面部肌肉抽动,伴随头晕耳鸣,精神萎靡不振,有时伴有哭闹不安,多因情绪波动而诱发。舌质偏红,舌苔薄白,脉象弦缓。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法。
2、肝血亏虚型
面部肌肉抽动,间歇发作,常伴头晕眼花之感,舌质偏红,舌苔稀薄,脉象弦细而弱。治疗当以养血柔肝为法。
3、肝风内动型
面部肌肉抽动,常伴有头痛与眩晕之感,遭遇不悦情绪时,抽搐症状更为明显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而略干,脉象弦细而有力。治疗当以平肝潜阳,熄风止搐为法。
4、风痰阻络型
面部肌肉抽搐,侧颜麻木不适,面容略显浮肿,伴有眩晕、咳嗽及痰多,口干却不愿饮水,舌体略显肥大,舌苔薄白而润泽,脉象呈现弦滑之象。治疗当以祛痰、熄风、益气为主。
5、风寒侵袭型
骤然面部肌肉痉挛,伴随剧烈头痛、鼻塞不适、身体发冷、泪流满面,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,脉象浮数。治疗当以疏散风寒为主,辅以解痉之法。
中医视神经疾病为奇经八脉、十二经十五络脉及脏腑功能失调所致,遵循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的原理。头部经络如阳明、少阳、厥阴、太阳等,因经络阻塞、气血瘀滞而引发神经疾患。西医则认为脑部十二对神经中,第七对面神经分五个分支,损伤程度不同可致面神经疾病。西医对病因尚无定论,中医则归因于经络不通、气血不畅。综合中西医观点,神经损伤与机体免疫、面部微循环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活络修复平衡疗法,针对个体体质与症状差异,融合现代与传统医学智慧,从神经损伤修复、经络疏通、气血调畅、五脏六腑调节等多维度入手,旨在实现神经疾病治疗的科学性、规范性、系统性、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上一篇:如何做可以治愈小儿多汗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