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门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4-05
发布时间:2025-04-05
梁门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梁门穴坐落于人体上腹部,正对脐部中央,向外四寸处,紧邻前正中线两侧各两寸之处。
2、穴位解剖
在腹直肌及其鞘层,深层分布着腹横肌;此处存在第7肋间动脉、静脉的分支,以及腹壁上动脉、静脉的分布;而在第8肋间神经分支区域,右侧深部靠近肝脏下缘及胃幽门部。
3、穴名释义
梁,乃屋顶横木之谓;门,为出入之必经之道。此穴名蕴含深意,寓意胃经气血在此受制。穴中物质源自承满,为地部经水所聚。位于腹部肉隆之处,脾土堆积,有制水下行之效。经水满溢,犹如梁上跨过,故得此名。
4、功效
理气和胃,消积化滞。
5、主治
胃部不适、恶心呕吐、食量减少、腹部膨胀、肠道鸣响、腹泻不止、两侧胁肋疼痛。
6、穴位配伍
① 精选三里、公孙、内关、下脘、腹结、梁丘等穴位,采用刺泻之法,有效消食导滞,针对伤食胃痛、腹痛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施行治疗。
② 针刺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足三里、章门穴位,采用补法,旨在调和脾胃,有效缓解脾虚胃痛症状。
③ 针刺中脘、天枢、下巨虚、足三里、脾俞等穴位,采用补法,可辅以灸疗,以健脾益气、止泻固本,有效治疗脾虚所致的泄泻症状。
④ 针刺配章门、肝俞、痞根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以理气消痞,专治脾胃气滞所致的痞积病症。
⑤ 针刺中脘、足三里、梁丘穴位,采用泻法,针治后辅以艾灸,以温中散寒、缓解疼痛,专治寒凝胃痛。
⑥ 配以气海、上巨虚、曲池、合谷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热通腑,有效缓解胃肠积热所致的腹部胀满疼痛及便秘症状。
7、疗法
治疗原则:寒邪侵袭宜泄热或刺络放血,热病当以补益或水针调治。
② 针刺操作:梁门穴位,实施直刺,深度控制在0.8至1.2寸之间;饱腹者禁止施针,肝部肿大者需谨慎操作,必要时禁针,并避免大幅度的提插动作。
上一篇:日月穴的准确位置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