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医的起源与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4-20

道医的起源与发展

道医,源自老子《道德经》之“道”,以此为理论基础,核心内涵,并采用形神兼治之法,衍生出独特的医学流派。此非道教,乃道教长生思想的理论实践推动下,由宫观道士与道家学者共同孕育,以道养身,以医救世,自然形成的一支医学体系。它既融入道教文化,又独立于道教之外。

道医之理念源于道家修身之术,其雏形可见于伏羲黄老学说中的守一之法。早在2500年前,便已构筑起一套完备的医学体系,以《黄帝内经》为其杰出代表。此流派以《道德经》之“道”为基石,结合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理论,采用形神同治的方法,形成了道教中至高无上的学术体系。它不仅融合了宗教元素,更是一门集心理治疗、药物方术与生理治疗于一体的宗教医学。

古时,道医被誉为医中之尊。孙思邈祖师曾言:欲成大医,必通晓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、《黄帝针经》等经典,精通明堂流注、十二经脉、三部九候、五脏六腑、表里孔穴,以及本草药方。还需深谙阴阳禄命、各家相法,并熟练掌握灼龟五兆、《周易》六壬等,方能称得上是大医。

上一篇:肩髃穴的位置及功效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