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肉门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4-21
发布时间:2025-04-21
滑肉门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滑肉门穴,隶属于足胃经之脉络,坐落于人体腹部之上,恰位于肚脐正上方一寸之地,与前正中线相隔两寸。
2、穴位解剖
在腹直肌及其鞘部,分布着第九肋间的动、静脉分支,以及腹壁下动、静脉的分支,同时还有第九肋间神经的分支贯穿其中(内部包含小肠)。
3、穴名释义
“滑”,意指滑行;“肉”,脾之属,象征土;“门”,出入之通道。“滑肉门”一词,揭示了胃经脾土微粒在风力的作用下,遍布全身各处。此穴汇聚太乙穴的强劲风气,位于脾所主的腹部,土性燥热,在风力的推动下,脾土微粒四处飘散,其运动宛如滑行,故得此名。滑肉、滑幽门之名,与滑肉门寓意相同,幽含隐秘之意,指脾土微粒的运化不易为人察觉。
4、功效
调和肝气、逆转阳邪、安定心神、清新心志、开启灵窍。
5、主治
肥胖症、慢性胃肠疾病、频繁呕吐、吐舌、重舌现象、胃部疼痛、月经周期紊乱、不孕不育、肠套叠、脱肛等症状。
6、穴位配伍
选取中脘、足三里、合谷梁丘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针治后辅以艾灸,以缓解寒积胃痛之苦。
② 配以章门、公孙、中脘、丰隆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专治痰浊所致之呕吐症状。
③ 针刺配穴包括脘下、璇玑、足三里、腹结等,采用泻法,专治伤食引起的呕吐症状。
④ 配以劳宫、水沟、上脘、大钟、百会、少海、温溜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清热化痰、镇惊安神,有效治疗痰热扰心所致狂证、舌强及吐舌等症状。
7、疗法
治疗法则:遇寒宜温补并施以艾灸,若热症则需泻针以泄邪气。
② 精准指腹按摩:以中指、无名指及小指的指腹垂直向下按压,随后轻轻上提,持续揉按1至3分钟,有效缓解慢性胃肠疾病、恶心呕吐、胃下垂等症状。
上一篇:四逆散与四逆汤的区别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