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骨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4-24

完骨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完骨穴,坐落于头部,恰在耳后乳突的后侧凹陷之处,亦即耳后隆起的高骨,亦称颞骨乳突。该穴位便藏于其后的凹陷之中。

2、穴位解剖

在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区域上方,分布着耳后动、静脉的分支;同时,此处也覆盖着枕小神经的主干。

3、穴名释义

圆满至极,悉数归一。肾水之主,蕴藏其中。此穴位名寓意胆经气血于此彻底转化为地部水液。源自头窍阴的寒湿水气,至此穴,上部寒湿之气悉数凝结,化为地部之水,故得此名。

4、功效

轻拂微风,驱散炎热,疏通经络,缓解疼痛,消散肿胀。

5、主治

头部剧痛,颈项僵直,面颊肿胀,咽喉不适,牙齿蛀蚀,面部歪斜,癫痫发作,疟疾缠身。伴随失眠困扰,三叉神经剧痛,偏头痛折磨,颈部酸楚不适。

6、穴位配伍

选取配风池、悬颅、率谷、太阳、太冲、太溪等穴位,运用针刺泻法,以平肝潜阳之法,有效缓解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、眩晕及失眠症状。

② 针刺外关、风池、下关、颊车、合谷、侠溪等穴位,运用泻法以疏散少阳经气,有效消肿止痛,专治少阳风火上扰所致的颊部肿胀及咽喉肿痛。

③ 针刺太阳、风池、下关、翳风、颊车、地仓等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旨在祛风通络,有效治疗风中经络所引起的口眼歪斜症状。

④ 选取白环俞、小肠俞、膀胱俞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利湿,专治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赤黄症状。

⑤ 针刺配风池、大椎、巨髎、后溪、绝骨等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旨在舒筋活络、缓解疼痛,有效治疗颈项强痛所致的经络痹阻。

7、疗法

疗法选择:寒邪侵袭,宜采用点刺出血或泻法、灸法;若属热邪,则宜采取补法或水针疗法。

② 针刺操作:选取完骨穴位,实施直刺或斜刺,深度控制在0.5至1寸之间。此过程无需进行艾灸。

③ 按压技巧:将双手拇指尖端置于完骨穴位,其余四指轻柔地置于枕部两侧。以适中的力度按压5秒钟,直至出现酸胀感,此为最佳状态。每侧重复此动作5遍。

上一篇:胰脏经脉腧穴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