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俞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7-18
发布时间:2025-07-18
肺俞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肺俞穴,藏匿于人体背部,恰在第3胸椎棘突下方,左右各开一指半宽之处。
2、穴位解剖
斜方肌与菱形肌显著,深层最长肌尤为明显;第三肋间动脉与静脉的后支清晰可见;分布着第三或第四胸神经的后支皮支,深层则呈现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外侧分支。
3、功效
止咳定喘,养阴凉血,驱风散表,宣肺利湿。
4、主治
诸多病因引发的肺系病症,如宣肃失调所致咳嗽、气喘、胸满;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、盗汗、咽喉肿痛、咯血、肺痨;风邪侵袭的感冒、发热、皮肤瘙痒、瘾疹;以及水道不畅导致的饮证、水肿、癃闭等症。
5、穴位配伍
① 配置穴位,包括风门、风池、合谷,采用针刺泻法,以疏风散寒、解表驱邪,有效治疗风寒感冒。
② 针刺配以风池、风门、肺俞、足三里、气海、关元等穴位,采用补法针刺,旨在益气解表,有效治疗气虚型感冒。
③ 针刺中府、太渊、足三里穴位,采用补法针刺,以调养肺气,专治肺气虚弱所致的自汗症状。
④ 针刺太溪、复溜、合谷等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以滋阴清热,有效治疗阴虚潮热及盗汗症状。同时,结合上星、印堂、迎香、太渊等穴位,运用针刺补法,强化肺气,针对肺气虚弱引起的鼻渊病证进行调理。
⑤ 结合星、迎香、曲池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疏风解表,专治风热侵袭肺脏引起的鼻衄症状。
⑥ 针刺太溪、鱼际、照海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法,以滋阴降火,有效缓解阴虚火旺所致的咽喉肿痛症状。
7、疗法
① 治疗准则:遇寒宜温补兼灸,热症则宜泻针放气。② 艾灸实施:采用艾炷灸,每次3至7壮;或艾条灸,持续5至15分钟。③ 针刺技巧:肺俞穴处,斜刺深度0.3至0.5寸。④ 按摩操作:咳嗽痰多时,同步吐气并强力按压肺俞穴6秒钟,连续三次,可感喉咙异物消除。儿童按摩力度需轻,宜增加按压次数。
上一篇:五处穴的位置及功效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