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元时期药酒文化发展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宋元时期药酒文化发展
宋元之际,科技进步带动了酿酒业的繁荣。朱翼中于政和年间著《酒经》,亦称《北山酒经》,此乃继《齐民要术》之后,我国制曲酿酒领域的又一巨著。书中分卷论述,上卷论酒,中卷论曲,下卷详述酿酒技艺,展现了制曲原料处理与操作技术的革新。其中“煮酒”一节,阐述加热杀菌以保存酒液的方法,领先欧洲数百年,堪称我国首创。
此际,得益于雕版印刷的问世与政府对医学的推崇,中医临床与理论得以蓬勃发展。药酒之效,亦逐步从实践迈向理论。如《太平圣惠方·药酒序》所述:“酒,谷之精华,调和神气,性烈而变通,能宣利胃肠,导引药势。”《圣济总录·治法·汤醴》亦云:“邪之伤人深浅不一,药之攻邪轻重有别,病初起宜汤液治微,病久宜醪醴攻甚。若经络不通,病生于不仁,酒以醪药,可见邪深经闭,非醪药散发邪气,宜通血脉,方能必愈……酒性酷热,立行药势,故血虚气滞、陈寒痼冷、偏枯不随、拘挛痹厥等症,皆宜常服,取其渐渍之力。古法服药多以酒,非仅宣通血气,亦以养阳。”药酒治病范围相对集中,朝保健养身方向发展,如“治一切风通用浸酒药二十二道”,“治风腰脚疼痛通用浸酒药十四道。”药酒方中,养身延年、美容保健方剂亦颇多。制曲风气盛行,仅《北山酒经》中便记载了十三种药曲,如香桂曲、瑶泉曲等。东阳酒被誉为最佳,其酒自古闻名,清香远达,色如金色,饮之至醉,不头痛,不口干,不作泻,其水重于他水,邻邑所造皆不如。李时珍解说:东阳酒即金华酒,古兰陵也,李太白诗所谓:“兰陵美酒郁金香。”即此,常饮人药俱良。
酿酒技艺的精进,使得部分药酒不仅具备强身健体、疗疾的功效,更以醇厚口感著称,一时风头无两,跻身宫廷佳酿。元都北京,繁华盛极一时,各国商贾络绎不绝,名酒汇聚,成为元代宫廷的独特风韵。羌族枸杞酒、地黄酒;大漠南北鹿角酒、羊羔酒;东北松节酒、松根酒、虎骨酒;南方五加皮酒、茯苓酒;西南乌鸡酒、腽肭脐酒等,皆成为当时流行名酒。明代宫廷设有御酒房,专酿各式名酒,如“御制药酒五味汤、真珠红、长春酒”。其中“满殿香”以白术、白檀香、缩砂仁等药物,与白面、糯米粉共酿,香气四溢。民间作坊亦多制售药酒,如薏苡酒、羊羔酒。椒酒、菖蒲酒、桂花酒、菊花酒等,更是传统节令佳酿,深受喜爱。
上一篇:申脉穴可治哪些疾病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