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市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阴市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人体大腿前方,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边缘的连线处,髌骨底部上方三寸之处。
2、解剖
股直肌的肌腹深处,分布着旋股外侧动、静脉的分支,同时交织着股前皮神经与股外侧皮神经。
3、穴名解说
阴市穴,针灸学中一重要经穴,源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隶属于足阳明胃经,亦称阴鼎。其穴义在于胃经地部经水于此汇聚。
阴,水之象。市,人聚散之所。此穴名寓意胃经地部之水汇聚于此。穴中物质,源自髀关所传地部经水,脾土外渗之水也。因穴处肌肉凹陷,经水汇聚,故得此名。
(2)阴鼎
阴者,水之象;鼎者,炉鼎之谓。所谓阴鼎,寓意胃经之地部经水汇聚于此,且持续气化。此穴所聚,乃髀关所传地部经水,汇聚于此,受脾土之热,地部经水得以持续气化,故得名为阴鼎。
4、功效
温经驱寒,祛风化湿,疏通经络,疗效显著。
5、主治
膝关节疾患,痛楚难忍,软组织受损,腿膝麻木,腰膝酸软,活动受限,膝部肿胀,寒湿侵袭,关节风痛,下肢痿痹、肿胀,行动不便,脚气缠身;腰痛如刺,寒疝作痛,腹胀不适,腹痛难耐。
6、穴位配伍
(1)选取配环跳、风市、伏兔、膝阳关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委中等穴位,运用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,以温经散寒、通络止痛,有效缓解下肢不遂、腿膝冷痛、无力等症状。
(2)选取肾俞、命门、腰阳关、阳陵泉、委中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法,命门穴可施以艾灸,以温经通络,有效缓解寒湿所致腰腿疼痛。
(3)选取关元、肝俞、太冲、太溪等穴位,施行针刺补泻法,关元穴可施以艾灸,以温经散寒,有效治疗因寒邪侵袭厥阴所致的寒疝腹痛。
(4)选取关元、水分、三阴交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。关元穴能温阳化气,促进水湿代谢,有效缓解水肿症状。
(5)选取足三里、阳陵泉、三阴交、悬钟、阳辅等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,有效散寒除湿,专治寒湿型脚气。
7、疗法
(1)针刺操作:针对阴市穴位,实施直刺,深度控制在1至1.5寸之间。(2)艾灸实施:于阴市穴位进行艾条灸,持续5至10分钟;或采用艾炷灸,每次3至5壮。
上一篇:按摩身柱穴的好处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