颊车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2-19

颊车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颊车穴,位于面颊区域,恰在下颌角前方上方,耳垂下方约一横指的位置,此处在咀嚼动作中肌肉隆起时,便会显现出一个明显的凹陷。

2、解剖

在下颌角区域,可见咬肌分布;此处还分布着咬肌的动、静脉血管;同时,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咬肌神经、面神经的下颌支以及耳大神经亦交织其间。

3、穴名解释

《针灸甲乙经》记载:“若头部与颈部疼痛沉重,呼吸不畅,此乃通天主之症候。”

别名:曲牙、机关、鬼床、牙车,亦称多义之名称。

③颊车:面颊之穴,名以所在。车,寓意运送。颊车之名,寓意此穴功能,运送胃经五谷精微气血,循经上头。大迎穴传来的五谷精微气血,至此穴受心火外散之热,循胃经输送至头,如车载般,故得此名。

④曲牙:蕴含隐秘之意的“曲”,与肾主之骨“牙”相结合,寓意穴内物质为水。曲牙之名,意指此穴所传头部之气,富含湿润之质。该穴接收大迎穴传来的湿润气态物质,其浓度颇高,宛如潜藏之水,故得此名。

⑤ 机关,机巧之谓也;关,关卡之意也。此机关之命名,旨在阐述本穴与关卡大迎穴间传递的地部经水之关联。本穴位于高处,大迎穴外传的地部经水,受地球重力场影响,自然汇聚于本穴之外,形成一种巧妙关卡,故得此名。

⑤ 鬼床,寓意着穴内之水与神灵相映成趣,实为地部经水的代名词。床,承载之物器也。鬼床之名,意指穴内经水得以依托他物而流动。此穴所聚,乃大迎穴所传之水湿气态,沿胃经上行至下关穴,其中水湿浓度颇高,宛如承载水液上升,故得此名。

⑥ 牙车:牙者,肾之主骨,穴内之物质,水也。车,载物之器。牙车之名,寓意此穴具备将胃经水上输至头部的功能,其理与曲牙之解相类。

4、功效

祛风通络,通利牙关。

5、主治

面部歪斜、面神经受损、腮腺肿胀、嗓音沙哑、颔颊炎症、牙齿疼痛,以及面部肌肉痉挛等症状。

6、穴位配伍

选取配风池、合谷、太阳、四白、下关、地仓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针刺法,旨在祛风通络,有效治疗风邪侵袭所致口眼歪斜、面痛等症状。

② 针刺关元、承浆、合谷、水沟等穴位,采用泻法以清热开窍,专治小儿热极生风引起的惊风症状,如牙关紧闭、口噤不开等。

③ 联合谷、曲池、下关、内庭、劳宫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泻火、消肿止痛,专治风火或胃火引起的颊部肿胀、牙痛等症状。

④ 针刺配穴翳风、风池、下关、大迎、合谷、中渚,采用泻法,以清热解毒、利咽止痛,专治热毒蕴结所致的痄腮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

⑤ 针对商阳、内庭、天突、廉泉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泄热开音,有效治疗实热所致的失音症状。

⑥ 针刺复溜、太溪穴,泻颊车以针,补复溜、太溪以针,旨在滋阴补肾、清热通络,有效缓解肾虚引起的牙痛症状。

7、疗法

治疗法则:遇寒则温补以灸,感热则清热以泻。

②按摩疗法:每日以拇指指腹轻柔按摩颊车穴100至200下,有效缓解腮腺炎、下颌关节炎等症状。同时,洗脸时不妨轻拍颊车及其周边肌肤,每次约1至3分钟,亦有助于保健。③艾灸疗法:以艾条温和灸治颊车穴,持续10至15分钟,对脑血管疾病及甲状腺肿大有显著疗效。④刮痧疗法:采用角刮法,以45度角自上而下刮拭,每日一次,对面部神经麻痹、牙髓炎等症有良好治疗效果。⑤针刺方法:颊车穴直刺0.3至0.5寸,平刺0.5至0.1寸(可横刺透向地仓穴),针感为局部酸胀,并逐渐扩散至周围。

上一篇:莲蓬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