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外感六淫小知识
发布时间:2025-04-15
发布时间:2025-04-15
中医外感六淫小知识
中医将疾病成因划分为四大类:外因、内因、病理产物及其他病因。外因涉及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等六淫;内因则涵盖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等情绪;病理产物包括痰饮、淤血、结石等;其他病因则涵盖外伤、虫兽咬伤及烧烫伤等。
六淫,亦称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乃外感病邪之总称。其中,“淫”字蕴含过度、浸淫之意,引申为异常、不正。六淫与六气虽有关联,亦存差异。六气,即自然界的六种气候现象,决定着四季更迭。机体适应六气,通常不致发病。然若气候异常,如六气过盛或不足,或变化急骤,机体难以适应,疾病随之而生。此外,若人体正气不足,抵抗力下降,六淫便乘虚而入,引发疾病。此六气,即所谓“六淫”,亦称“六邪”。故六气与六淫之别,关键在于机体是否发病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临床实践中,某些疾病并非源于外感,而是由脏腑功能失衡引发的病理表现。这些症状常表现为风、寒、湿、燥、火等特征,被统称为“内生五邪”,不属于六淫范畴。暑病则仅限于外感,无内生之症。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相互作用,致病症状亦存在相似性。
致病特点
外感之疾,六淫邪气常侵肌表,亦或经口鼻而入,故亦称“外感六淫”。此类疾病,统归于外感病范畴。
季节性特点:六淫之邪常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。春季风邪为患,夏季暑邪盛行,长夏湿邪猖獗,秋季燥邪横行,冬季寒邪肆虐。然而,某些季节内,邪气种类繁多,可引发多种疾病。
地域特点:六淫之邪常与居住地紧密相连。例如,在西北高原,寒邪和燥邪较为常见;而在东南沿海,湿邪和温邪则更为多见。
环境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,诸如长期居住在潮湿之地,易受湿邪侵袭;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,则常受燥邪或火邪之扰。
相兼之性,六淫邪气既能独立侵扰人体引发疾病,例如寒邪直接侵袭脏腑导致泄泻;亦能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,造成病症,如风热感冒、寒湿困脾、风寒湿痹等。
六淫之间相互影响,且在特定条件下,其病理特性可发生转变。例如,寒邪可郁积而化热,暑湿久积可化燥伤阴,六淫之邪亦能从热化火。此类转化与个体体质紧密相连。
·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
春风拂面,风之气息成为主导。风邪侵袭,春季频发,堪称六淫之首,为常见致病之源。
风邪属阳,性质散泄,尤易侵袭人体之阳位。
(2)风性善行而数变。
(3)风为百病之长。
中医学视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,因其动而不居,阳邪特性显著,易使肌肤腠理疏松,津气外泄,削弱人体防护。寒、湿、燥、热等邪常随风侵袭,引发风寒、风热、风湿等症。风邪常为百病之始,常与其他邪气同病。伤风或冒风即六淫邪气所致外感病。抵御风邪,需强化卫表,如锻炼、适时增减衣物、合理饮食、规律作息等。风邪善变,常扰人体上部,引发头痛、汗出、恶风等症状。
上一篇:少海穴能降心火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