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浆穴的位置及功效
发布时间:2025-07-06
发布时间:2025-07-06
承浆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在面部轮廓中,特别留意颏唇沟中央的显著凹陷位置。
2、穴名释义
承浆,即口内吸纳浆液之处。养生家誉其为琼浆玉液,源自舌下,汇聚天池,舌尖轻舐而上。此穴与舌下相连,恰对口内天池。因近天池,为津液储藏之地,故称承浆,亦称天池、悬浆。悬浆之意,口水自天池涌出,沿咽下行,如瀑布倾泻,故以“悬”命名。
3、解剖
在口轮匝肌与颏肌的交界处,分布着唇下动脉与静脉的分支,同时此处也交织着面神经与颊神经的众多分支。
4、功效
生津敛液、舒筋活络。
5、主治
面部及口唇相关疾病包括:中风偏瘫、流涎不止、舌体僵硬、面部肿胀、三叉神经痛、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、突发失音、消渴症、精神疾病、遗尿、突发失语、口眼歪斜、口噤难开、唇部紧绷、牙齿疼痛、齿龈出血、口舌生疮、癫痫发作、半身不遂、脐下冷痛、疝气、瘕癖、小便失禁、小儿遗尿、牙龈肿痛、面瘫等症状。
6、穴位配伍
选取禾髎、牵正、风池诸穴以疗面瘫,廉泉穴专治流涎之症。劳宫穴擅长缓解口舌生疮、口臭口干之苦。风府穴用于治疗感冒、头项强痛及牙痛。委中穴则能有效治疗衄血不止、牙齿出血。
选取阴陵泉、委中、太冲、膀胱俞、大敦等穴位,以缓解小便失禁及小腹胀痛之症;廉泉穴则擅长治疗流涎问题;针对口部不适,可配合太阳、下关、地仓、合谷、颊车等穴位;颊车穴与合谷穴联合运用,可有效治疗下牙痛;金津、玉液、水沟、廉泉、气海、肾俞等穴位,则对消渴症状有显著疗效。
7、疗法
刺法:以斜角进针,深度介于0.3至0.5寸之间,患者局部可感酸胀,此感觉有时可蔓延至口唇区域。
② 灸法:艾条灸5~10分钟。
③ 按摩技巧:以拇指指腹精准按压承浆穴,感受局部酸胀麻的舒适感,每次按摩时长约1至3分钟,此法能有效疏通经络、清热解毒、缓解咽喉不适。
上一篇:胃俞穴的位置及功效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