翳风穴可治哪些疾病

发布时间:2025-02-19

翳风穴可治哪些疾病

1、头面、五官病症

(1)头痛

《中医药信息》2005年第4期载文指出:采用电针翳风法治疗偏头痛,共纳入78例病例。操作时选取双侧翳风穴,进针1.5寸,确保针感可扩散至咽喉或舌根。随后连接电针仪,以连续波形式刺激30分钟,强度以患者可承受为宜。治疗频率为每日一次,每10天为一疗程。疗效观察:治愈36例(占比75%),好转12例(占比25%),总有效率100%。

(2)面神经麻痹

《针灸临床杂志》2003年第7期载文指出:采用温针灸翳风穴疗法治疗5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,选取患侧翳风、阳白、攒竹、太阳、四白、迎香、地仓、颊车、合谷等穴位,翳风穴行温针灸,其余穴位常规针刺,平补平泻,留针30分钟。每日治疗1次,连续10次为一疗程。疗效显著,治愈率达98%,显效1例,总有效率100%。

(3)面肌痉挛

《人民军医》1998年第6期载文指出,采用翳风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,共纳入62例病例。以地西泮注射液1毫升(含5毫克)注入患侧翳风穴(进针深度约2厘米),每周实施一次,连续三次为一疗程。治疗结果显示,痊愈者33例(占比53.2%),好转者18例(占比29%),无效者11例(占比17.7%),总体有效率达82.3%。

(4)腮腺炎

《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》1994年第3期载文指出,采用灯心草灸法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,选取50例病例。具体操作为:取长约10cm的灯心草,一端蘸香油点燃,迅速点触翳风、角孙穴,以“叭”声为标志。治疗一次后,42例(占84%)痊愈,5例(占10%)显效,3例(占6%)好转。

(5)耳聋

《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》2001年第期载文指出:采用翳风穴位注射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,共纳入46例病例。选取翳风穴位,注射山莨菪碱(654-2)10mg/1ml(儿童剂量减半)及地塞米松5mg/1ml(儿童剂量减半)。使用5号长细针头,直刺翳风穴,深度约1.5cm,待得气且无回血后注入药液。治疗频率为隔日一次,每两周为一疗程。疗效观察:显效38例(82.6%),好转4例,无效4例,总体有效率达91.3%。

(6)幻听

《中国针灸》1993年第3期载文,电针翳风穴治疗顽固性幻听,共纳入48例病例。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仪,每日治疗一次。疗效显著,其中症状消失26例,减轻18例,无效仅4例,总体有效率高达91.7%。

(7)假性球麻痹

《中国临床康复》2004年第19期载文指出,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,选取双侧翳风穴,结合低频电针刺激,每次20分钟,每日一次,连续四周为一疗程。研究结果显示,治愈5例,显效15例,改善36例,无效4例,总体有效率达93%。

(8)牙痛

《甘肃中医》2000年第3期载文指出:采用针刺翳风穴疗法治疗牙痛,共纳入50例病例。操作时,翳风穴直刺,待局部针感显现即停止,实施平补平泻手法,留针时间控制在2至5分钟。对于红肿症状显著的患者,辅以药物治疗。研究结果显示,所有患者均在10秒内感受到疼痛缓解。

(9)梅核气

《中国针灸》2005年第5期载文指出:针对梅核气,采用针刺翳风(双侧)穴位,得气后施以雀啄法,使针感传导至咽部,留针30分钟,每日治疗一次。研究结果显示:60例病例中,治愈43例,改善12例,无效5例,总体治愈率高达91.7%。

2、其他病症

(1)呃逆

《中国临床医生》2006年第1期载文指出,采用指压翳风穴疗法治疗呃逆226例。具体操作为:以拇指、食指或中指轻柔按压翳风穴,以患者感觉胀痛为宜,每次按压不少于1分钟。对于重症患者,手法需加重,直至患者咽喉紧缩、唾液分泌增多,每次按压约3分钟。若在按压后配合深呼吸并屏气数秒,效果更佳。研究结果显示,148例轻症患者经一次按压即愈(占65.5%);52例重症患者经两次按压痊愈;15例重症患者经三次按压痊愈。总治愈率高达95.1%。

(2)呕吐

《中国针灸》2002年第9期载文指出,采用翳风穴位注射法治疗妊娠呕吐,选取36例病例,每例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(2ml)于双侧翳风穴,治疗结果显示,患者均痊愈。

(2)哮喘

《中国针灸》2002年第9期载文指出,采用针刺翳风穴疗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,共纳入60例病例。操作时,以1.5寸毫针直刺翳风穴,主要运用提插手法,实施平补平泻,留针3分钟后,起针时加强刺激,避免留针。研究结果显示,58例(97%)患者治疗有效,仅有2例无效。

上一篇:阳池穴的位置及功效
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